-
慢病防控,公衛要當主力
以“病”為出發點,治不勝治。
生命時報/人物專訪/2022-06-09 -
王潔:為小細胞肺癌帶來OS與PFS雙獲益
王潔教授深度解讀CAPSTONE-1研究的亮點所在,分享其對于中國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的影響。
腫瘤資訊/人物專訪/2022-06-06 -
馬俊勛:抗血管生成聯合治療開辟新戰場
貝伐珠單抗上市以來,極大提高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臨床獲益,為患者提供更佳治療選擇。
腫瘤資訊/人物專訪/2022-06-05 -
周琦:PARP抑制劑重塑卵巢癌治療新格局健康城市
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琦教授接受專訪,闡述卵巢癌診療現狀,點評氟唑帕利臨床應用價值,展望民族原研創新發展方向。
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/人物專訪/2022-05-20 -
吳德沛;塞利尼索聯合治療方案的探索與研究進展
近年來,隨著新藥和大劑量化療序貫ASCT的應用,多發性骨髓瘤(MM)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,但大部分患者終將因復發而需要接受長期、反復和持續地治療。
血液腫瘤資訊/人物專訪/2022-05-18 -
羅志華:突破醫養深度融合的瓶頸
醫養結合除了需要在機構內提供服務,還應該將服務延伸到機構之外。
老齡大數據/人物專訪/2022-05-17 -
柳光宇:雙規格“中國籍”曲妥珠單抗持續為乳腺癌患者保駕護航
柳光宇教授,就疫情防控期間乳腺癌患者周期性、系統性診療如何開展,雙規格“中國籍”曲妥珠單抗的臨床應用等話題展開精彩闡述。
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/人物專訪/2022-05-17 -
朱寅杰:全力改善前列腺癌群體生存現狀
朱寅杰教授接受專訪,暢談前列腺癌診療中的寶貴經驗和心得體會,為領域內的醫生帶來思考和啟迪。
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/人物專訪/2022-05-17 -
王沖:多發性骨髓瘤免疫微環境與首次復發MM的治療
王沖教授分享多發性骨髓瘤免疫微環境與首次復發MM的治療。
醫脈通血液科/人物專訪/2022-05-17 -
馬坤嶺:脂毒性在糖尿病腎病發生中的作用
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腎內科主任,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,主任醫師,博士研究生導師
醫路腎康/人物專訪/2022-05-16

- 宮福清:醫學教育不能丟掉人文精神
- 魏旭東:TKI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
- 孫魯英:守正創新融通中西的踐行者
- 張會來:淋巴瘤免疫治療與臨床應用時
- 蔡清清: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進
- 任瑞寶:以轉化醫學為抓手,促進技術
- 馬軍:推廣淋巴瘤全程化管理
- 周劍峰:司妥昔單抗在血液系統疾病中
- 胡夕春:改變早期乳腺癌臨床實踐的重
